网站首页
加拿大pc官网在线入口网址是什么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诊指南
健康园地
新闻中心
加拿大pc官网入口最新版
教学科研
人才招聘

新闻中心

了解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从这里开始!新闻、资讯、公告应有尽有!

手术还未开始,患者却血氧骤降!究竟为何?

2020-10-30 11:58:14     本站编辑     本站原创     5802次

“嘀!嘀!嘀!嘀·····”

手术室里心电监护仪持续地发出“警报”。

“病人血氧降低,严重缺氧!”

刚刚为患者全麻插管后准备手术,心电监护却提示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如果此刻手术继续进行,患者生命有很大的风险。

麻醉科当班医师立即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可血氧值却迟迟不见上升。

“立即请麻醉科主任水祥兵进行会诊!”

低血氧症在手术前中后期都是比较危急的现象,是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之一,手术还未开始,患者术前检查各项体征都正常,究竟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

    这是一台很常见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今年41岁,自述腹部疼痛已有9月之余,近期实在难忍,检查得知是胆囊结石从中作祟,便决议手术切除患处。

     但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平素口唇发绀,辗转就医多家大医院,均因为麻醉及手术风险大,拒绝为其手术,保守治疗。可一周后疼痛仍反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朋友介绍后来到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

640.webp (79).jpg

 

    普外科袁辉钢主任在了解患者病情后,针对患者的情况邀请呼吸内科、麻醉科开展多科会诊。针对患者结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最终决定手术如期开展。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各种检测数据连接、麻醉、插管一些都正常进行。可就在手术前一秒,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严重缺氧,生命危在旦夕。

麻醉科水祥兵主任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手术室,在充分给氧后,患者血氧饱和仍未见明显上升,仔细观察患者皮肤及手指有明显的紫绀。

水主任大胆猜测,可能是一种罕见病导致的低氧。这种疾病会导致机体重要脏器及组织缺氧,危及患者生命。

水主任立即安排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高铁血红蛋白水平15.6%,正常数值水平应在0-1.5%,明确诊断,这就是传说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失去了携氧的能力,比如经常接触一些药物和毒物引起的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比如亚硝酸盐,普鲁卡因、苯氨等也可以造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明确诊断后,水主任立即给予患者静脉输入亚甲蓝治疗,10分钟后,患者氧饱和度上升至98,一小时后再次检测血气分析,高铁血红蛋白下降正正常值水平。待患者体征稳定后,手术才继续开展。

术后3天,患者各项体征平稳,顺利出院。

 提醒:习惯吃隔夜菜也容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提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绝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但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很容易发生的,比如习惯长期吃隔夜菜。

有些剩菜,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蔬菜,非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剩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特别是那些高蛋白质、高脂肪的剩菜。

亚硝酸盐的毒性在于它进入人体后会把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亚硝酸盐本身不会致癌,只有一次性大剂量地进入人体,它会跟人体中的某些蛋白质分解物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亚硝胺类化合物才是致癌的。

另外,人体摄入超过0.2~0.5克亚硝酸钠后,则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

一般的症状,多在食入后半小时至3小时会突然发病,少数10~15分钟或长达20小时发病。发病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反应迟钝、出汗、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以及口唇、颜面、甲床、全身皮肤、黏膜出现严重紫绀,呈蓝黑、蓝灰或蓝褐色,而不是蓝紫色。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脑水肿等,甚至死亡。

   所以,隔夜菜尽量少吃!

   虽然高温加热能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但对于食物中由细菌释放的化学性毒素而言,加热根本无济于事,甚至还会使毒素浓度增大,危害性更大。

   此外,有人觉得将剩菜、剩饭放进冰箱冷藏可放心食用。尽管低温环境下可以减慢亚硝酸盐的产生速度,但时间长了,亚硝酸盐的含量仍然会增加。且常吃隔夜菜,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比较少见的疾病,除了先天性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不可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远离风险因子,健康生活饮食。


专家介绍

640.webp (80).jpg

水祥兵

麻醉科、疼痛科主任

擅长:

1临床麻醉: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方式,特别对多脏器损伤、大面积烧伤、感染性休克患者及高危产妇的麻醉处理和新生儿复苏有着丰富的实践。

2疼痛医学:熟悉各种疼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练掌握小针刀,椎间孔镜、射频脉冲与热凝、等离子、等脊柱微创治疗技术,特别在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顽固性疼痛有独到的经验。

共发表20余篇论文,核心期刊8篇。

门诊时间:

640.webp (81).jpg

分享到:

本网站使用cookies,您继续访问本网站,表示您同意网站使用cookies,详细请见我们的 隐私策略

确认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