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平均一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的新闻冲上热搜。装满胆结石的胆囊,再次给广大“吃货”们敲了敲警钟!
胆囊是胆汁旅行的中转站,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进入胆囊存储正常肝脏一天分泌800-1200ml胆汁胆汁中含有胆固醇、胆色素、钙质等成分,胆汁中胆固醇多了就会沉淀成结石。
而鸡蛋正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一个鸡蛋大约含250毫克胆固醇,尤其在春节前后,各类火锅、美食蜂拥而至,吃货们一定要注意高脂高胆固醇的摄入。
不幸中招,该如何面对
◈如果是无症状的胆结石,可暂不考虑手术,但需定期复查。
◈如果出现炎症加重、胆绞痛、胆囊萎缩等症状时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而关于胆结石的手术治疗大致可分为“切胆派”和“保胆派”。
那胆结石是切胆治疗好还是保胆治疗好呢?学术界的争论也是由来已久。
切胆派 观点
胆囊是可有可无的器官,若患胆结石就应该将胆囊切除。
保胆取石的复发率较高,而胆囊切除手术作为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手段历史悠久,更是国际上主要治疗方式。
保胆派 观点
胆囊是人体重要器官,不应随意切除。应该在取出结石的基础上尽量保全胆囊。此外临床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往往会对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结肠癌发病率增高、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增高等。
保胆切胆 如何选择
保胆还是切胆,首先要了解胆囊在人体内具体发挥着什么作用?
胆囊,六腑之一,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
肝与胆互为表里,胆囊是肝脏的好帮手,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一旦我们开始进食,胆囊就开始收缩,胆汁流入肠道,帮助脂肪的消化,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治疗方式应因人而异
其实,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胆囊功能重要性的认识,无论是切胆还是保胆,都是治疗胆结石的方法。
但治疗胆结石,首先要考虑保护器官完整。
当胆囊尚未受损时,提倡保留胆囊;
当胆囊萎缩、坏死时,此时保留胆囊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则需要切除胆囊。
作为中国胆石病防治专科医联体会员单位,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胆石中心团队已开启胆石手术4.0时代。
★ NO PAIN(微痛)
★ NO SCAR(隐疤)
★ NO GAS(无气体)
★ NO REMOVAL(不切除)
★ NO HOSPITALIZATION(不住院)
为广大胆石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单孔手术
此类手术只在肚脐孔有切口,腹壁其他位置无切口,因此手术瘢痕较隐蔽。
隐瘢痕手术
手术切口选择在体毛、疤痕、白线等位置,将疤痕隐藏起来,既保证患者不愿显露疤痕的需求,又保证手术安全,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创伤。
针孔手术
针孔手术切口细微,无需缝合,患者恢复后腹壁几乎看不到瘢痕,手术效果可与单孔手术媲美,但安全性却优于单孔手术,胆囊位置不佳的患者更适于此类手术,目前针孔手术的适用范围已经从胆囊切除扩展到了保胆手术。
误区
①没有症状的胆结石不用治
没有症状的胆结石在医学上被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约占胆结石总数的60%-80。一旦出现胆总管继发结石、胆囊癌或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后果非常严重。
②吃药能根治胆结石
自然排出的胆结石,必须经过胆总管,胆总管管径正常为0.5~0.7厘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2厘米。
服用排石药后,结石很容易卡在胆总管里,引发胆绞痛、黄疸,甚至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后果。
③保胆手术后,胆结石的复发可能性很高
实际上,保胆手术后,胆结石复发的可能性是≤10%,如果手术后,患者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适量运动,则复发机率会更小。
④得了胆结石,切胆可以一劳永逸
研究表明,胆囊具有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
切除胆囊后,无论我们是否进食和需要消化,胆汁从肝脏分泌出来24小时直接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当中,造成我们真正需要胆汁发挥作用时,胆汁储量不足,身体出现耐受消化不良,造成长期的腹胀腹泻问题。
在胆囊被切除后,胆道里边的胆汁失去了胆囊的缓冲保护,就会形成涡流造成胆汁在胆管内出现沉淀淤积,并最终形成胆总管结石的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