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开始重视体检,但体检后有3件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没做好。
一、体检建议,你照做了吗?
通常体检报告单上都会根据个人的检查结果,给出一些的临床建议。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发现,这些建议似乎并不太受人们重视。
举个例子:
很多人通过体检发现自己血脂高,报告单上就会针对这项异常的指标提出一些建议,如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血脂等。
但是真正按照建议执行的寥寥无几。
殊不知,高脂血症与冠心病、脑卒中患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大意之下甚至可能发展到“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的局面。
二、指标异常,去哪儿复查?
还有些人拿到报告后非常茫然:报告显示某指标异常,我该去哪儿寻求医学建议呢?再给大家介绍几种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妇科 宫颈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的患者需进一步行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检查。
乳腺外科/普外科 乳腺彩超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一步行钼靶X-线检查或组织病理学诊断。
消化内科 胃镜、肠镜若有可疑或阳性发现者,也需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呼吸内科 胸部CT若有疑似恶性肿物的发现时,可进一步行胸部增强CT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明确诊断。
心律失常科/ 心内科 心电图检查发现存在心律失常,可进一步行电生理检查,明确心脏内电活动情况。
心内科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均有很高价值。
三、规律体检非常重要
很多疾病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血液指标变化以及器官功能或形态学上的改变,体检报告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异常,特别容易出现“漏网之鱼”。
所以一定要坚持规律体检,及早发现某些指标的异常改变,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不过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已经有了明显不舒服的感觉,光是体检已经不能满足自身需求了,这时候一定要去相关科室就诊,进一步深入检查。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推荐去做的体检项目,特别是老年人,一定不要马虎!
(一)血液、体液化验篇
1血常规
主要是为了看一看各种血细胞的数量以及红细胞、血小板的“长相“是否正常。
老年人尤其要关注血红蛋白这一项。
因为很多老年人因为饮食习惯改变,铁、叶酸等摄入往往不足,不知不觉中就贫血了。
2生化全项
关注点:蛋白、血脂、肝肾功能
蛋白
主要看白蛋白这一项。
正常进食的老年人一般都是正常的,如果发现白蛋白很低,就要考虑是否以下三种情况:
(1)吃得少:如进食量少,蛋白摄入不足
(2)漏得多:如肾病综合征
(3)消耗掉:长期的肿瘤、感染等疾病
血脂
虽然化验单上只写了一个正常值参考范围,但其实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性别、是否吸烟、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确立相应的危险分级,制定宽严不等的学制控制目标。
具体操作,请按照以下表格自行对号入座↓↓↓
来源: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不知道怎么“对号入座”?
先根据性别选择对应表格,
然后按图表从上至下,
按是否吸烟、血脂、年龄、血压,
找到自己的对应色块,
就能知道自己的危险分级啦。
肝肾功能
主要关注转氨酶、肌酐。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脂肪肝、药物、肝炎、劳累等等。
如果发现AST、ALT这两项转氨酶数值偏高,请及时至消化科就诊,查找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必要时加用保肝药物。
肌酐代表是肌肉代谢的产物,由肾脏清除,可以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如果肌酐偏高,代表肾功能受损,除了查找原因,加用保护肾的药物外,很多其他药物也需要相应减少剂量。比如心肌梗死后患者常用的曲美他嗪,如果肾功能受损,就要由一日三次改为一日两次。
3尿常规
主要关注尿中是否有异常的红白细胞、尿蛋白、细菌计数,可以反映肾脏是否在正常工作。
4便常规
主要关注是否有便潜血,以早期筛查消化道病变。
5肿瘤标志物
包括CEA甲胎蛋白定量,AFP癌胚抗原定量,Fer铁蛋白,TSGF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即俗称的肿瘤四项。
这四种是广谱肿瘤标志物,可以筛查胃癌、肠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
有时候查出来数值高也请不要惊慌,不一定就是癌症也不一定就是肿瘤,很有可能是炎症改变,请先咨询医生。
6甲状腺功能
如果老人最近有比较明显的乏力、怕冷,少食、懒动症状,建议给老人查一下甲状腺功能。
(二)影像篇
1胸片
医生可以从胸片上获得的主要包括是否有胸廓畸形、肺部感染、占位、心脏大小是否正常等等这些最基础的信息。
但是,胸片毕竟分辨率很低,如果医生觉得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完善CT等检查,您也要充分理解。
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胸片只能起到“略略一瞥“的作用。
2胸部CT
千万不要以为拍个CT就是得了多么严重的疾病!
实际上,在国外已经推荐常年吸烟的烟民朋友们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了。如果您属于有吸烟、劳累、压力巨大等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群体,那么一个CT对您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也有很多朋友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去看个发烧,医生却让拍个肺部CT呢?
其实,很多老人在得了肺炎后并没有明显咳嗽、咳痰症状,如果病灶非常小,普通的胸片是很容易漏诊的。
而对于老年朋友们,如果不及早发现肺部感染这个小坏蛋,早下手治疗,病情有可能会很快发展至难以控制的程度。
所以,“肺炎拍CT”其实是一种十分常规的诊疗手段,至于射线的伤害,因为不会频繁地拍,所以您也不必太过担心。
3颈动脉超声
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体检将45岁(或40岁)以上人群纳入了筛查动脉硬化的范围,而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是反映全身血管情况的一扇窗。
如果您不幸发现自己有了动脉斑块,那可一定要乖乖回去调整饮食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降脂药物,防止日后出现脑血管意外。
4腹部超声
包括肝胆胰脾肾、泌尿系、老年男性前列腺。
超声这种影像学检查简直可以说是“人见人爱”了,因为大多数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无痛苦,还可以免于射线损伤。
对于发现脂肪肝、胆囊息肉、大多数结石等常见病能够做到“手到擒来”,并且价格普遍在百元左右,因此大多数体检的朋友都愿意接受这一检查。
但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超声检查之前,是需要进行特殊准备的,比如腹部超声要求禁食水,泌尿系、妇科超声要求排空肠道、憋尿,这些要求您要记清楚。
并且超声也并非无所不能,比如,对于胃肠这种空腔脏器,超声就爱莫能助了。所以,胃肠有问题,需要怎么办呢?
5胃肠镜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发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医院的消化科门诊,要求进行胃肠镜检查。
哈大夫建议,如果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大便性状改变、饮食习惯不良、消化道息肉、肿瘤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您还是给自己的消化道来一次全面检查吧。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健检中心
苏州PC加拿大网站下载健检中心
咨询电话:0512-80838800-5599/5533/5522